少儿声乐中民族唱法共鸣的技巧声乐

    2021-12-14    来源:         编辑:跳跳     人气:     收录:
使用各种不同的共鸣方法来变化音色和音量,润饰唱腔,表达情感。 1、全面平衡地使用共鸣腔。充分发挥鼻腔(头腔)、咽喉的共鸣,适当利用胸腔的共鸣,结合上吐字歌词中频繁变化的口腔共鸣,形成以咽腔为轴心的上通头腔(鼻腔)、下通喉腔和胸腔的垂直柱状共鸣通道,从而达到最佳的整体共鸣效果。相对而言,由于中国民族唱法中使用咬、润腔等技法,在共鸣效果上与欧美唱法有很大不同。 2

       使用各种不同的共鸣方法来变化音色和音量,润饰唱腔,表达情感。

       1、全面平衡地使用共鸣腔。充分发挥鼻腔(头腔)、咽喉的共鸣,适当利用胸腔的共鸣,结合上吐字歌词中频繁变化的口腔共鸣,形成以咽腔为轴心的上通头腔(鼻腔)、下通喉腔和胸腔的垂直柱状共鸣通道,从而达到最佳的整体共鸣效果。相对而言,由于中国民族唱法中使用咬、润腔等技法,在共鸣效果上与欧美唱法有很大不同。

       2、共鸣腔管的使用适度。总的说来,中国民族唱法的共鸣腔管相比欧洲唱法要细一些和短一此,喉、咽腔并不开得太宽,喉结相对稳定,发出的声音比较集中、结实、明亮,便于咬字行腔。

少儿声乐中民族唱法共鸣的技巧(图1)

       3、打开喉咙,抬起软腭,放松下巴,在咽腔内形成开阔的三叉腔(三角区),获得良好的泛音共鸣(即鼻腔和头腔共鸣),使声音更加通畅甜美。

       4、使用两个共鸣焦点。中国民族唱法的歌手通常在演唱中使用两个共鸣焦点。一个共鸣焦点是指鼻腔和头腔共鸣的最高位置——固定共鸣焦点,这是**性的,在演唱中始终保持,起到保证头、鼻、胸共鸣的作用;另一个共鸣焦点是指在演唱的口腔魅力中临时形成的特殊共鸣焦点——行走共鸣焦点,是形成重国民族唱法中各种特殊风格和魅力的主要技巧。


      华娱星少儿艺术团成立于2011年,目前在深圳有多个校区,专注于少儿艺术培训、活动赛事、演艺经纪、商业演出、影视投资与制作等业务,涵盖了从少儿模特、语言表演、少儿主持、少儿声乐、少儿舞蹈为一体的少儿艺术课程,培养了包括柳博、林妙可、香奈儿、陈炜琳等知名艺术新星!如果您在艺术想让您的孩子有所艺术成就,您都可以与我们保持联系!我们所有的艺术课程支持免费体验,可以联系专业的顾问进行预约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shaoernews.com/shengyue/9952.html(少儿声乐中民族唱法共鸣的技巧)
文章来源于:少儿艺术资讯网/声乐频道,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页面地址。

联系人:跳跳老师

报名咨询: 13670277109(同微信)➜加微信联系专业的课程顾问进行预约体验!


上一篇 : 少儿声乐基础的误区有哪些
下一篇 : 速度在少儿声乐演唱中的表现意义
1
3
1
3